一、企业理念: 服务:服务于每个学生。 博爱:对每个学生充满爱心。 关注:关注孩子的心理,关注孩子的成长。 探索:积极探索教学与教研,不断完善教学体系。 二、教学目标: 以有效,独特,专业的训练方法和模式,在提高孩子注意力、记忆力、观察力、想象力、思维力五大潜能的同时,提高孩子创造力,学习力,交际力,领导力,意志力,应变力等其他能力,从而提升孩子智商,情商,德商,逆商等,最终服务于孩子的学习与生活。 三、教材 1、事列多概念少 2、图列多文字少 3、形象多抽象少 4、训练多诠释少 四、教学教法 1、互动教学法 在训练过程中,训练师和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,形成师生之间相互对话、相互讨论、相互观摩、相互交流和相互促进的,从而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。 2、亲子教学法 随着孩子成长,学校课程负担越来越重,同时学校更多的是以传授知识为主,所以孩子更多的潜能开发最终落在了父母的身上,但很多父母一味追求分数而淡化能力,同时疏于亲子交流,导致亲子关系恶化。亲子教学法把很多训练内容设计成亲子游戏,让父母参与孩子的训练,在开发孩子潜能的同时培养亲子感情。 3、生本教学法 传统的教学是以“师本”为主,但“师本”教学孩子是“被教学”、“被训练”,孩子处于被动。要让学生自己活动起来,去提升能力,去提高智力,去解决问题,把可以托付的训练内容托付给学生。此时,学生处在真正自主的状态中,他的潜能得到激发,他的天性得到张扬,他的获得像鲜花怒放。我们把这样的依靠学生、为学生设计的教育和训练模式,称为生本教学法。 4、游戏教学法 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训练是枯燥的,为了避免这种枯燥,我们在教学和训练中加入游戏教学训练法。以游戏的方式,将枯燥的训练内容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的、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,为学生创造和谐、有趣、丰富的情境,使学生在玩中学、学中玩的教学方式,游戏教学法不仅使学生学习了知识,提升了能力,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兴趣。 5、生活教学法 教育源于生活,生活既是教育,是我国伟大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。但现在孩子的教育越来越远离生活。人的习惯形成和潜能开发多在早期,生活是个人必须有的活动。我们的教学和训练很大一部分都是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为素材,让孩子认识生活,感受生活,体验生活,在生活中开发自己的潜能。 6、榜样教学法 孩子会对自己崇拜的偶像和典型的人物进行自觉的自主的模仿,我们在训练过程中加入了很多中外典型的人物,以此来感染、熏陶学生,让学生模仿先进典型的优秀品质、良好行为,在生活中自觉锻炼所崇拜的人物具有的能力。 7、体验教学法 潜能开发不同于知识传授,它不能“强加”给孩子,它是以孩子为主体的,所以我们在训练过程中,在教师的指导下,把学生置于相应的环境中,使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,凭借自己的情感、直觉、灵性等直接的、直观的感受、体味、领悟,去再认识、再发现、再创造,从而提升自己的潜能。 8、4+1教学法 孩子的潜能开发是随时随地的。我们总结了多位教育学家,心理学家和行为学家多年的研究成果,独创4+1教学法,即学校,家庭,学能课堂,社会加上孩子,使孩子在立体的多维环境中锻炼和提升自己的能力。 9、暗示教学法 暗示教学,就是对教学环境进行精心的设计,用暗示、联想、练习和音乐等各种综合方式建立起无意识的心理倾向,创造高度的学习动机,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兴趣,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,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获得更好的效果。 10、激励教学法 激励就是激发和鼓励。从教育心理学来说,是指激发人的动机,诱发人的行为,使其产生一种内在的动力,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努力的过程,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的过程。激励教学法在训练过程中真正使学生有趣、高效,获得成功和自信。 五、五大潜能 1、注意力: 注意力是孩子对枯燥文字和图像的耐受性,是孩子对心理活动的自控能力。注意力是记忆力、观察力、想象力、思维力的准备状态,所以注意力被人们称为心灵的门户。有了注意力,孩子才能集中精力去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,深入地思考一定的问题,而不被其他事物所干扰。注意力包括稳定性、集中性、范围、分配和转移转移这五大品质。注意力缺陷是心理问题,不是道德品质问题,其行为表现为:聪明伶俐,成绩低下;做作业慢,拖拉中断;上课多动,心不在焉;作业会做,考试做错;丢三落四,马马虎虎;思想超前,行为幼稚;被动学习,不求上进;沉溺电视,游戏成瘾。 2、记忆力: 记忆,就是过去的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。它包括识记、保持、再现和回忆四个基本过程。其形式有形象记忆、概念记忆、逻辑记忆、情绪记忆、运动记忆等。 记忆的大敌是遗忘。提高记忆力,实质就是尽量避免和克服遗忘。在学习活动中只要进行有意识的锻炼,掌握记忆规律和方法,就能改善和提高记忆力。 左右脑的分工不同,左脑负责逻辑思维,右脑负责形象思维,由于多数孩子在现在教育环境中形成了以左脑思维的习惯,所以记忆也以左脑的抽象记忆为主,但是 右脑的信息储存量是左脑的十万倍,使用右脑形象记忆与使用左脑的抽象记忆效率为1000:1。 记忆是学习、生活、思维等等活动的基础。由于人们接受感性认识比抽象理论更容易,记忆更牢固,思维也更开阔,所以一个人聪明与否,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右脑潜力是否得到发挥。本课程基于全脑开发、艾宾浩斯遗忘理论和右脑的形象记忆,以想象和联想、奇特和心像为基础,加以记忆方法(故事法、串联法、谐音法、编码法、定位法、挂钩法),总结应用了国内外数名记忆大师的心血和经验。并与中小学新课标学所要求的学习内容为载体,解决孩子英语、汉语的字、词、篇,和理科公式定理不会记,记不住,记不牢的问题,快速提高孩子的记忆力。使其在训练记忆方法的时候迅速提高学习成绩。 3、观察力: 据视觉心理学研究,一个正常的人所接受的信息有85%以上都是通过视觉(即观察)途径获得的。观察可以说是智力活动的门户。观察力就是指人在感知活动过程中通过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等感觉器官准确、全面、深入地感知客观事物特征的能力。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感知能力,观察力是人类认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人类对事物的认识程度、水平,与这种能力的强弱有很大的关系。 多位教育学和心理学家都说过:观察力是智慧的起点,人们常用“聪明不聪明”来概括一个人的智力。顾名思义,“聪明”即耳聪目明。由此看来,聪明首先应当包括以感知为基础的观察力。观察力和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,观察力强的孩子在写作,课堂听课,解题答题都存在必然的优势。训练孩子的观察力,需要孩子掌握必要的观察方法、规律、技巧和原则。我们在训练孩子观察力的同时,交给孩子三十多种观察方法的,且把观察力与写作能力,观察力与动手能力,观察力与口语表达能力结合在一起,注重能力的同时完善了观察力的运用。 4、想象力: 通常把人们在外界现实刺激的影响下,在头脑中对记忆的表象进行加工和改造,形成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的能力,叫做想象力。优秀的想象力对一个杰出的人才来说是必需的。人的大脑具有四个功能部位:感受区、贮存区、判断区、想象区。一般情况下,人们运用前三个部位功能的机会多,而运用想象区的机会少,一般人仅仅运用了自己想象区的15%。可以说,想象能力运用多少是评价一个人智力高低的标准之一。人类要进行创造性活动,创新生活,必须要有想象力的参与。在创造发明和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,想象力是一切希望和灵感的源泉。一个富有想象的人,会很快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,想象力就是其发展的原动力。一个富于想象力的人,思维是活跃的,视野是开放的,他一定会出类拔萃、成为人中龙凤。想象力是孩子课堂学习和生活必不可少的能力,不论课堂听课,作业过程,阅读还是写作都离不开想象力。想象力训练是运用了国内外数名教育专家多年的研究成果,总结国内数万名学生的训练经验而成。是目前最专业,最系统的想象力训练课程。 5、思维力: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建立在思维活动基础上的,没有思维活动的人无异于行尸走肉,也就更谈不上什么智力活动了。不仅如此,大脑思维的简单与复杂直接决定着一个人智力的高低,一个没有良好思维能力的人,他的智力水平也不会太高。思维力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、概括的反映能力。当人们在学会观察事物之后,他逐渐会把各种不同的物品、事件、经验分类归纳,不同的类型他都能通过思维进行概括。通过多维立体的思考找出一类事物共同的、本质的属性和事物间内在的、必然的联系方法的能力,属于理性认识。思维能力是理解力、分析力、综合力、比较力、概括力、抽象力、推理力、论证力、判断力等所组成的综合能力。它是整个智慧的核心,要使自己聪明起来,智慧起来,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培养思维能力。本训练包括:创新思维、发散思维、收敛思维、加减思维、逆向思维、平面思维、纵向思维、侧向思维、系统思维、类比思维、联想思维、简单思维、U型思维、灵感思维、辩证思维、换位思维、逻辑思维、形象思维、质疑思维、移植思维、博弈思维、共赢思维等。
六、教学特色|(六“用”六“结合”) 六“用” 1、用游戏,激励学生的训练兴趣。 2、用实例,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。 3、用互动,增加学生的课堂乐趣。 4、用方法,引发学生的探索精神。 5、用操作,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。 6、用手段,提高学生的训练效果。 六“结合” 1、潜能开发与心理疏导相结合。 2、共性训练与个性开发相结合。 3、课堂训练与课外拓展相结合。 4、潜能课堂与家长课堂相结合。 5、代币激励与亲子合同相结合。 6、行为习惯与性格塑造相结合。 |